跳到主要內容

[遊記] 2022/07/08 新竹市區

前言:2022年的暑假,我來到新竹的工研院實習,因此有了兩個月好好探索這座陌生城市的機會。我在來之前就計畫好了,每周五要選一個地方去旅行,目標是在兩個月內把整個新竹玩透透!

探索新竹之旅的第一站,我選擇到新竹市區。從工研院到新竹市區還算方便,只需要搭5608號公車即可直達新竹市區。

早上8點多就抵達新竹市區了,從古城門後方的藍天就知道今天天氣有多好了!

首先前往附近的東門市場。東門市場是屬於傳統的市場,特色是有很多異國的餐廳,但可能是太早來了,走道兩側的店家幾乎都沒有開,顯得些許冷清。

(ps. 隔天晚上來到這裡,發現完全又是不同的景色。兩側店家在走道上擺放位置,熱情地向外招客。而且販賣著各種國家的料理,例如: 西藏羊排、日式生魚片...,就像個文化大熔爐。)


下一站前往城隍廟,但重點並不是去拜拜,而是周圍知名的傳統小吃。為了吃遍小吃,我甚至沒吃早餐呢!


首先買的是在網路上看到有人推薦的爆漿珍珠奶茶包,雖然內餡的確有黑糖珍珠和奶茶香,但我覺得不夠甜,而且熱的包子跟奶茶就有一點點不搭? 個人覺得普普。

西大發  
爆漿珍珠奶茶包 $28
推薦指數: 3⭐

城隍廟口有兩家滷肉飯,分別是柳家和阿富,聽說這兩家各有各的支持者。小朋友才做選擇,我就兩家都吃吃看,比較一下到底哪一家比較好吃。

先吃柳家滷肉飯,主要都是肥肉,但特色是會加酸菜和黑胡椒粉解油膩,而且在味道上又多了一個層次。我還另外點了一碗新竹名產貢丸湯,新竹的貢丸比其他地方的貢丸扎實,吃起來的口感是脆脆的,我反而沒有很喜歡這樣的口感。

再來吃阿富滷肉飯,這家比較小碗,但也是以肥肉為主,再加上醃蘿蔔和胡椒粉解膩。雖然也不錯吃,但就是少了酸菜的層次。就結論來說,我還是比較喜歡柳家~

柳家滷肉飯
滷肉飯(小) $45
推薦指數: 4.5⭐
滷肉飯(小) $35 + 滷蛋 $15
推薦指數: 4.0⭐

一口氣吃完兩碗滷肉飯後實在太飽了,於是在附近散步幫助一下消化。

走著走著,看到一間古色古香的建築,上面的牌子寫著 - 新竹市青少年館。前身是警務處警察電訊所,經過整修後,現在作為圖書館使用。主要是給青少年看的書籍,其中最讓我驚訝的是,有兩個書櫃都是漫畫書,而且都很新! 心裡想: 新竹的小孩真是幸福啊~

接著沿著舊護城河,一路往火車站的方向走...

就會看到轉角有一間店,門前大排長龍,那就是新竹市區滿有名的飲料店 - 河堤上的貓!

這家的特色是有一些獨創的飲料,我點了其中的方塊奶綠。 為什麼叫做方塊奶綠呢? 是因為他的珍珠是方塊形狀的(不是椰果哦)~ 不過我個人覺得喝起來普通,下次想試試看別種飲料!

方塊奶綠(鮮奶) $60
推薦指數: 4⭐

下一站是新竹公園,路途中經過了新竹火車站。那天中午非常的熱,這段路走得非常辛苦🥵🥵

費盡千辛萬苦,終於到新竹公園了! 新竹公園裡有個台灣昆蟲館,不用門票,所以就進去參觀了一下。昆蟲館並不大間,但有飼養鱷魚、烏龜、甲蟲等爬蟲類動物。

(鱷魚一動也不動,害我一開始還以為是標本咧XD)

當天碰巧遇到水豚餵食秀,有不少爸媽帶小孩一起來參與。但我覺得很困惑,水豚不是哺乳類嗎? 為什麼會放在昆蟲館裡呢🤔

除了昆蟲館,新竹公園裡還有一個新竹市立動物園~ 但門票要50元,好像以前從來沒進去過,所以這次就決定門票買下去拉!

園區雖然不大,動物數量也沒很多。但是動線規劃還滿清楚的,以及有一些可以和動物近距離互動的地點,讓我覺得其實滿有趣的。認真逛也逛了一多個小時呢!

馬來猴媽媽帶小猴子

孟加拉虎剛好在窗戶邊泡水,非常地近!

可愛的狸貓在睡覺

在動物園逛到五點閉館後,我走去旁邊的星巴克,這間星巴克的裝潢很特別,牆壁上印有動物的圖案,成功融入動物園中。

也剛好快到晚餐時間了,於是我決定去新竹巨城吃晚餐,但這段路實在太遠了,所以我是騎U-bike過去的,很幸運的兩邊都有站點~

新竹巨城就是新竹市最大的百貨公司,真的非~常的大,光是站在入口就可以感受到巨大的壓迫感了😳

建築本身滿有意思的,有半顆透明的玻璃球,以及直達4樓的通道。


裡面也不用多說了,基本上就是所有百貨公司會賣的東西它都有賣,難怪新竹人會說這裡很好逛~

肚子餓了所以先去吃晚餐,因為中午已經吃了很油膩的東西,所以晚餐想吃清淡一點的。找來找去最後選了丸亀製麵。(沒什麼特別的就不介紹了)

吃飽了就到處亂逛,順便買了一些缺少的生活用品。

7樓裝潢成舊金山大街的風格,有不少高級的餐廳在這裡,走道中間甚至有台電車呢!

這個我覺得很酷,半個金門大橋加上玻璃反射,就形成了完整的大橋! 實在佩服設計師的巧思。

8樓是大魯閣,有保齡球,還有棒壘球打擊場!

最後逛到八點多,太晚擔心會沒公車,就趕緊回工研院的宿舍了!

今天累計走了28000步,連自己都被嚇到。可能是因為一個人吧,就會一直走一直走,結果自己都沒發現走了這麼遠XD。

(附上圖片證明)

今天的路線:

新竹古城門 -> 東門市場 -> 城隍廟(吃小吃) -> 青少年館 -> 河堤上的貓(飲料店) -> 新竹公園 -> 台灣昆蟲館 -> 市立動物園 -> 新竹巨城

今天是探索新竹之旅的第一站,下禮拜想去清交附近走走,敬請期待下回遊記!


如果喜歡這篇文章,請訂閱我並且拍五下手給予回饋(使用Google或Facebook帳號免費登入,只需要30秒),資金由LikeCoin提供,完全不會花到各位半毛錢!

因為您的支持,我才更有動力創作出更優質的文章~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[遊記] 2022/07/22 南寮漁港、香山濕地

前言: 2022年的暑假,我來到新竹的工研院實習,因此有了兩個月好好探索這座陌生城市的機會。我在來之前就計畫好了,每周五要選一個地方去旅行,目標是在兩個月內把整個新竹玩透透! 來到了第三個禮拜,今天我約了新竹在地人的大學朋友,請他騎機車載我到處逛逛😆 不過因為他早上有事情,所以我們就約中午吃飯。中午我們去吃城隍廟附近的 阿桂羊牛雜 ,我點了朋友很推的 羊肉炒麵 ,這家的炒麵很特別,醬汁很濃稠,沙茶味很香~ 我點加辣但有點太辣了,下次可能點小辣就好。另外有附飲料和冷氣這點很加分。 (只顧跟朋友聊天,就忘記拍照了😂) 阿桂羊牛雜 羊肉炒麵 $100 推薦指數:4⭐ 吃完飯後,本來想去南寮漁港,但因為今天的太陽真的太大了! 所以朋友就提議先去 新竹巨城 吹冷氣,晚點再去南寮漁港。雖然已經來過巨城一次,但跟別人一起逛就是不太一樣。我們去逛了服飾店、書局和湯姆熊,不知不覺就三點了。於是就離開巨城前往南寮漁港囉~ 本來以為 南寮漁港 很遠,但騎機車一下子就到了,果然在新竹還是要有機車比較方便阿! 我們先去南寮漁港的遊客中心,展望台的景色很不錯,室內還有溜滑梯可以玩呢! 接著我們在附近的魚市場、國際風箏場等地方邊聊邊走,最後走到 魚鱗天梯 。 魚鱗天梯看起來的確很像魚鱗,但聽說他的功能其實是消波塊,還真酷! 底下就有一小片沙灘,因為我今天穿拖鞋,就有下去踩一下海水。不過這裡的海水沒很乾淨,上來後腳上全都是沙子,幸好旁邊就有可以洗腳的地方。 其實旁邊有個滿有名的 17公里海岸自行車道 ,不過我們比較晚才到,所以就沒租腳踏車去騎了。 接著就往南到 香山濕地 ,騎機車也是一下就到了。 香山濕地就像小型的高美濕地,一旁的 賞蟹步道 可以直接走在溼地上方。 賞蟹步道兩旁真的很多螃蟹,照片裡的白點都是螃蟹哦! 當時剛好碰上漲潮,於是我們就在步道上拍起縮時攝影,從影片中可見漲潮的速度有多快! 香山濕地也是看夕陽的好景點,只是有點太早來了,於是我們走去旁邊的 綠色隧道 ,等待夕陽下山。 最後終於等到夕陽了! 加上倒影還滿漂亮的,只可惜今天海面有點雲,無緣看到夕陽落到海平面之下的景色。 最後順路繞去附近的 青青草原 ,雖然天色已經暗了下來,不過因此溜滑梯都不用排隊,可以多溜了幾趟😁 我們也去看了一眼大草原,但因為傍晚有一堆蚊蟲,所以就趕緊撤退了! 最後晚餐去吃 蛋包飯 ,這家也是朋友推薦的...

[Python] 關於 with 你所不知道的事

相信用 C 語言寫過檔案讀取的人都知道,經常開檔後就忘記關檔,或者程式中間跳出例外,因此沒有關檔。這些問題常常讓人非常頭痛😱。 所幸 Python 中有 with 這個語法糖,可以自動幫你開關檔,跳出例外也難不倒他,真的非常好用。 但你真的了解 with 背後的運行原理嗎? 🤔 不知道沒關係,因為你現在就會知道了! context manager 在講 with 之前,必須先介紹一下 context manager ,中文可以翻成 情境管理器 。 為什麼叫做 情境管理器 呢? 我們試想一個情境… 當你進入房間時,就要開啟房間的燈:然後當你離開房間時,就要關閉房間的燈。 像這樣理所當然一定要做的事情,我們就稱為一個情境。而 Python 就是透過情境管理器處理這些情境。 要自己實作 context manager 其實很簡單,只要在 Class 中實作 __enter__() 和 __exit__() 即可。 就以進入房間當作例子。 class Room (): def turn_on_light ( self ): print ( "開燈" ) def turn_off_light ( self ): print ( "關燈" ) def __enter__ ( self ): print ( "進入房間" ) self.turn_on_light() return "在房間裡" def __exit__ ( self, exc_type, exc_value, traceback ): self.turn_off_light() print ( "離開房間" ) with Room() as room: ...

[工具介紹] 使用IFTTT串接多個應用程式

圖片來源: https://unsplash.com/photos/70ku6P7kgmc 最近在看 Python大數據特訓班 這本書時得知了IFTTT,才曉得竟然有這麼方便的服務! IFTTT ,全名為 "IF This, Then That",顧名思義就是This被觸發後,就執行That,可以想成程式語言中的: if(This) { do That; } 如何建立自己的APP? 1. 先申辦一個IFTTT的帳戶。 2. 點選左上角 "create" 3. 會看到If This和Then That,先點選If This。 4. 接著會看到眾多的服務,從中任選一個,也可以使用上方搜尋欄位搜尋服務名稱。這邊我選"Date & Time"。 5. 點選後會看到許多觸發條件(Trigger),我選"Every day at",就是會在每天的特定時間觸發。 6. 進來後可以設定一些參數,像這裡可以設定每天的幾點幾分。設定完按"Create trigger"。 7. 之後點下方的 "Then That"。 8. 從眾多行動(Actions)中挑選一個,這邊的操作跟Trigger類似。我這邊挑選 "Line" 接著選 "Send message"。 9. 設定行動的參數,像 "Send message" 要設定聊天室和訊息內容,"Add ingredient" 則可以嵌入Trigger傳來的變數,變數使用兩個大括號包圍 {{}} 。 10. If 和 Then 設定好後,按Continue。 11. 設定APP名稱,之後按Finish。 12. 完成了,建立APP就這麼簡單! 隨時可以按 Connect/Connected 啟動和關閉APP, Setting 可以修改設定, View activity 則可以查看運行紀錄。 但別忘了免費版的自訂APP只有3個額度,建議到E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