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[遊記] 2021/10/10 台中捷運一日行

今天是國慶連假第二天,前天晚上看著大家都在IG上po去哪裡哪裡玩,害我也想出去走走了,這時突然想起,我從去年11月台中捷運(之後簡稱中捷)開通後,就一直想找機會去搭乘,但又是遇上故障停駛、又是遇上疫情,一拖再拖的結果,直到現在我都還沒搭過中捷,因此臨時起意就決定來個中捷一日行! 這次的行程非常隨興,目的只有一個,就是買中捷一日券然後搭到回本!

行程大致如下:

大慶車站 -> 台中高鐵站 -> 豐樂公園 -> 文心森林公園 -> 中央公園 -> 松竹站(晚餐) -> 北屯總站 -> 捷運總站夜市 -> 大慶車站

當天早上才開始查資料,大概將想去的景點和想吃的美食紀錄下來,以及規劃順路的路線,因此十點半左右才出門。

首先從家裡出發搭公車到離最近的捷運站,大慶車站。大約11點抵達,想說再來去到高鐵烏日站後可能就比較難找到餐廳了(而且我也沒吃早餐),所以就在附近找了一家評價不錯的餐廳 - 日勝屋 吃午餐,我看滿多人推薦他的豬排,於是我點了豬排丼。

豬排丼80元,除了份量大之外,豬排也吃得出豬肉的纖維,而且可以內用又附味噌湯和麥茶,個人覺得CP值算高的了。

填飽肚子後別忘了今天出門的目的 - 搭捷運! 首先從大慶車站搭到台中高鐵站。

今日的重點就是這張一日券了,120元可以一天內無限次數搭乘,既然都買了一日券,當然就要給他搭到回本阿!

車站的風格跟台北捷運環狀線很相似,畢竟好像是委託北捷設計車站的? 也許是中間站的緣故,人潮稀稀落落。

過了不久後,列車緩緩地進站了。列車整體以綠色為主色系,地板、椅子都是綠色的,博愛座則是粉紅色。

另外,因為列車是無人駕駛的,所以列車最前方有觀景窗可以觀賞列車行進的模樣,底下是5秒鐘的錄影紀錄。順帶一提,中捷可能是為了防止以後周圍會蓋房子,幾乎全線的兩側都有架設隔音牆,雖然立意是好的,但就犧牲了周圍的景色...。

中捷的速度滿快的,大約7分鐘後就抵達了台中高鐵站,車站的屋頂造型還滿特別的。

台中高鐵站是三鐵共站,我覺得這樣的規劃非常好,無論對旅客還是通勤者來說都非常方便。

接著前往下一站 - 豐樂公園站。

本來是計畫直接去走豐樂雕塑公園,但因為當時正中午真的太熱了,於是我先躲去旁邊的秀泰文心店避暑。我很喜歡5樓的金石堂書局,店內氣氛很好而且提供了很多的椅子,相當適合午後來坐著吹冷氣、讀點書,但一不小心就在這裡待太久了,待到快3點才出來XD。

離開秀泰後,前往豐樂雕塑公園散步,公園內有一座很大的湖,湖周圍展示了許多雕塑作品,大概是因為連假的關係,許多家庭帶著小孩在湖周圍的草地上野餐,感覺非常悠閒,真羨慕住在那附近的居民。


下一站前往文心森林公園站,下面這張是在連通橋上所拍攝的,主要是為了拍攝一直線延伸的軌道。

文心森林公園就在捷運站旁邊,一出站就到了,公園有很大表演廣場,以及許多草地給民眾席地而坐,除此之外,IKEA也在旁邊,以後要去IKEA也會方便很多。


我中途有在市政府站下車,但主要是為了看建築,這裡就不特別說明了。

下一個景點是中央公園,要在文華高中站下車,因為這個景點距離比較遠,建議借UBike騎過去,反正前30分鐘免費。但要注意在公園內是禁止騎腳踏車的,所以建議將車停放在周圍的還車站,再用走路的方式參觀公園(像我一開始不知道,還傻傻地騎進去...)。

知名景點像是因為IG打卡景點而需要排隊拍照的交通號誌(我剛看到時還很困惑,怎麼一堆人搶著跟一根普通的交通號誌拍照呢??)

或園區內細長的洩洪池。

另外還有五節芒叢(我沒拍)以及12種感官體驗區,不過大概是因為疫情的關係,部分的體驗區沒有開放,多少有點可惜。

順帶一提,當天的夕陽非常大顆!

整個園區走完,整個人又累又餓,剛好來到了吃晚餐的時間~ 晚餐是我出發前就決定好的店 - 老三良麵,就在捷運松竹站旁邊,交通十分便利。

這家店的特色是有一些奇特口味的涼麵,顛覆你對涼麵的既定印象,我這此點的是咖哩涼麵,而且剛好蕎麥麵的量不夠,於是改成一半蕎麥麵一半鴛鴦細麵,兩種麵條一次滿足🥰。

至於口味,咖哩醬是比較偏辣的,雖然味道很新鮮,但個人感覺跟涼麵沒有那麼的合? 下次會考慮嘗試看看起司涼麵!

這家店的另一個招牌菜,是跟涼麵好像完全不搭的麻辣鴨血豆腐湯! 湯頭本身沒有很辣,也許是有加中藥材的緣故,有一種回甘的味道。鴨血口感偏脆,不像有些店的鴨血會軟趴趴的,豆腐則是很普通的豆腐,如果換成臭豆腐我應該會更喜歡。

特別的是,兩個看似完全不搭的食物交互品嘗時,味覺上帶來的衝擊,反而更凸顯食物本身的味道,我想這就是店家如此安排的用意吧?

飽足一頓後,為了要達成將中捷從頭搭到尾的成就(?),於是搭車前往中捷的最後一站,北屯總站

在附近搜尋一下後,發現竟然有一個捷運總站夜市,於是往回搭到舊社站,走路5分鐘即到達。

這個夜市的規模不算大,大概20分鐘就可以全部逛完。因為我已經吃飽了,再加上防疫規定不能邊走邊吃,我看大部分的人應該都是附近的住戶,買完帶回家吃,像我這樣外地來的觀光客處境有點尷尬,所以最後什麼都沒買就離開了(因為手機夜景拍起來不好看,所以也沒有拍照)。

行程最後,從舊社站一路搭車回到大慶站,大約8點半左右抵達大慶站,最後搭公車回家。

同樣的景色,不同的時間點。

p.s. 今天一共走了19000多步,運動量足夠,但我腳快酸死了XD

這次的行程我玩的非常開心,我想有一部份的原因,是因為只是臨時起意,沒有做很多規畫的前提下,或許是因為運氣好,結果都意外地順利。說不定某一天,我又會臨時起意想去哪裡玩呢?

2021/10/10


如果喜歡這篇文章,請訂閱我並且拍五下手給予回饋(使用Google或Facebook帳號免費登入,只需要30秒),資金由LikeCoin提供,完全不會花到各位半毛錢!

因為您的支持,我才更有動力創作出更優質的文章~

留言

  1. 看起來真的是很棒的遊記耶,改天我去台中找你,我們再一起去玩吧!

    回覆刪除

張貼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[遊記] 2022/07/22 南寮漁港、香山濕地

前言: 2022年的暑假,我來到新竹的工研院實習,因此有了兩個月好好探索這座陌生城市的機會。我在來之前就計畫好了,每周五要選一個地方去旅行,目標是在兩個月內把整個新竹玩透透! 來到了第三個禮拜,今天我約了新竹在地人的大學朋友,請他騎機車載我到處逛逛😆 不過因為他早上有事情,所以我們就約中午吃飯。中午我們去吃城隍廟附近的 阿桂羊牛雜 ,我點了朋友很推的 羊肉炒麵 ,這家的炒麵很特別,醬汁很濃稠,沙茶味很香~ 我點加辣但有點太辣了,下次可能點小辣就好。另外有附飲料和冷氣這點很加分。 (只顧跟朋友聊天,就忘記拍照了😂) 阿桂羊牛雜 羊肉炒麵 $100 推薦指數:4⭐ 吃完飯後,本來想去南寮漁港,但因為今天的太陽真的太大了! 所以朋友就提議先去 新竹巨城 吹冷氣,晚點再去南寮漁港。雖然已經來過巨城一次,但跟別人一起逛就是不太一樣。我們去逛了服飾店、書局和湯姆熊,不知不覺就三點了。於是就離開巨城前往南寮漁港囉~ 本來以為 南寮漁港 很遠,但騎機車一下子就到了,果然在新竹還是要有機車比較方便阿! 我們先去南寮漁港的遊客中心,展望台的景色很不錯,室內還有溜滑梯可以玩呢! 接著我們在附近的魚市場、國際風箏場等地方邊聊邊走,最後走到 魚鱗天梯 。 魚鱗天梯看起來的確很像魚鱗,但聽說他的功能其實是消波塊,還真酷! 底下就有一小片沙灘,因為我今天穿拖鞋,就有下去踩一下海水。不過這裡的海水沒很乾淨,上來後腳上全都是沙子,幸好旁邊就有可以洗腳的地方。 其實旁邊有個滿有名的 17公里海岸自行車道 ,不過我們比較晚才到,所以就沒租腳踏車去騎了。 接著就往南到 香山濕地 ,騎機車也是一下就到了。 香山濕地就像小型的高美濕地,一旁的 賞蟹步道 可以直接走在溼地上方。 賞蟹步道兩旁真的很多螃蟹,照片裡的白點都是螃蟹哦! 當時剛好碰上漲潮,於是我們就在步道上拍起縮時攝影,從影片中可見漲潮的速度有多快! 香山濕地也是看夕陽的好景點,只是有點太早來了,於是我們走去旁邊的 綠色隧道 ,等待夕陽下山。 最後終於等到夕陽了! 加上倒影還滿漂亮的,只可惜今天海面有點雲,無緣看到夕陽落到海平面之下的景色。 最後順路繞去附近的 青青草原 ,雖然天色已經暗了下來,不過因此溜滑梯都不用排隊,可以多溜了幾趟😁 我們也去看了一眼大草原,但因為傍晚有一堆蚊蟲,所以就趕緊撤退了! 最後晚餐去吃 蛋包飯 ,這家也是朋友推薦的...

[Python] async def & await 重點整理

最近實習要用到 FastAPI ,我發現 FastAPI 的 path operation function 會使用 async def ,還會搭配使用 await ,因為對這兩個關鍵字沒很熟,所以就藉機紀錄一下,也避免之後忘記。 async def & await 使用情境 我直接利用下面這個例子來展示什麼情況下可以使用 async 和 await 。 import time def dosomething ( i ): print ( f"第 {i} 次開始" ) time.sleep( 2 ) print ( f"第 {i} 次結束" ) if __name__ == "__main__" : start = time.time() for i in range ( 5 ): dosomething(i+ 1 ) print ( f"time: {time.time() - start} (s)" ) 執行後應該會像這樣。 第 1 次開始 第 1 次結束 第 2 次開始 第 2 次結束 第 3 次開始 第 3 次結束 第 4 次開始 第 4 次結束 第 5 次開始 第 5 次結束 time: 10.048049688339233 (s) 這非常直覺,因為每次呼叫 dosomething() 時都會等待2秒,等完才會執行下一輪,所以最後執行總時間是10秒相當合理。 但仔細想想,如果那2秒是做網路請求或檔案讀寫(IO),這2秒是不需要CPU的,但CPU就只能發呆2秒,痴痴地等待回傳結果,其他什麼事都不能做,豈不是太浪費了嗎!? (學過作業系統的人就知道,絕對不能讓CPU發呆XD) 因此 Python 就有了 asyncio 這個工具,來徹底的利用(X) 榨乾(O) CPU的效能。 我把剛才的例子改成 asyncio 的版本。 import time import asy...

[工具介紹] 使用IFTTT串接多個應用程式

圖片來源: https://unsplash.com/photos/70ku6P7kgmc 最近在看 Python大數據特訓班 這本書時得知了IFTTT,才曉得竟然有這麼方便的服務! IFTTT ,全名為 "IF This, Then That",顧名思義就是This被觸發後,就執行That,可以想成程式語言中的: if(This) { do That; } 如何建立自己的APP? 1. 先申辦一個IFTTT的帳戶。 2. 點選左上角 "create" 3. 會看到If This和Then That,先點選If This。 4. 接著會看到眾多的服務,從中任選一個,也可以使用上方搜尋欄位搜尋服務名稱。這邊我選"Date & Time"。 5. 點選後會看到許多觸發條件(Trigger),我選"Every day at",就是會在每天的特定時間觸發。 6. 進來後可以設定一些參數,像這裡可以設定每天的幾點幾分。設定完按"Create trigger"。 7. 之後點下方的 "Then That"。 8. 從眾多行動(Actions)中挑選一個,這邊的操作跟Trigger類似。我這邊挑選 "Line" 接著選 "Send message"。 9. 設定行動的參數,像 "Send message" 要設定聊天室和訊息內容,"Add ingredient" 則可以嵌入Trigger傳來的變數,變數使用兩個大括號包圍 {{}} 。 10. If 和 Then 設定好後,按Continue。 11. 設定APP名稱,之後按Finish。 12. 完成了,建立APP就這麼簡單! 隨時可以按 Connect/Connected 啟動和關閉APP, Setting 可以修改設定, View activity 則可以查看運行紀錄。 但別忘了免費版的自訂APP只有3個額度,建議到E...